2023/11/03
开发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主题劳动教育;制定“劳动清单”,让劳动随时随地发生;探索劳动教育与学科的融合创新在扬州,各校正不断打通学科边界,探索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哇,这就是稻子呀!”来自扬州市汶河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们一到田间,看着金黄的稻穗,很是兴奋。
近日,汶河小学的同学们走进景区平山乡雷塘社区的田间地头,开展割稻劳动实践课,体验农业生产劳动。
雷塘社区地处近郊,田块面积较小,不方便机械操作,水稻收割仍以人工为主,这也是较为传统的收割方式。目前正是水稻收割时节,人工割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雷塘社区社工尹月婷下田示范后,学生们迫不及待地体验。胡晨昊第一个拿起镰刀,刚蹲下举起镰刀,社工阿姨就提醒他:得站着,弯腰割,才能使得上劲。bg电子游戏平台
“我也来试一下。”胡晨昊刚体验完,同学们就等不及了,在社工阿姨指导下,他们挨个下田,亲手收割稻穗。
类似这样的场景发生在扬州各中小学。近日,江苏省仪征中学学生开展了一次“田间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学生会的成员们来到校园附近的劳动实践基地,与劳动指导老师们热情交流,辨认作物、帮忙浇水、采摘丰收的果实同学们在田间挥洒劳动的汗水,体验了真实的劳动情境,在思想上、品格上也得到了长久深远的滋养。
近年来,各校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严格落实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课程设置要求,打通“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的界限,因地制宜开辟了校内劳动教育专区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设蔬菜、花卉bg电子游戏平台、水稻种植、果木采摘、实践厨房等多样化劳动教育项目。结合区域特色,全方位、多角度的劳动实践专区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了平台。
寻桂花、绘桂花、制桂花近日,高邮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以“最是桂来好个秋”为主题,深挖劳动资源,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立体化、跨学科的劳动实践课。
科学课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仅收集了桂花的品种、外形、用途、功效等方面的知识,还把观察的桂花及枝叶的构造画下来,进行小组讨论展示,揭开了桂花的神秘面纱;语文课上,同学们以桂花为主题,阅读欣赏关于桂花的诗文bg电子游戏平台,并进行了儿童诗的创作,一首首优美的小诗在仿写与创写中诞生;美术老师以“桂花”为主题,指导学生用绘画、剪贴、手抄报等形式,尽显桂花的形态、特征;劳动课上,同学们把桂花装进了香囊里、书签里、美食里,把秋天的馥郁芳香,统统装进了校园里,装进了心里。
“这种跨学科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对学科保持好奇,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到综合素养提升,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和创造力。”该校负责人介绍。
劳动教育不仅是一堂课,更要贯联进人才培养全过程。近日,扬州市竹西小学一年级级部组织“竹娃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从小爱劳动”教育活动。在学校,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打扫教室和包干区卫生;在家中,家长们也非常重视孩子的劳动情况bg电子游戏平台,孩子们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家庭劳动,洗碗刷碗、扫地拖地等都不在话下。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我们都会及时反馈同学们的劳动情况,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孩子们对劳动的热爱、提升自身的劳动能力,同时感受劳动带来的幸福感,让热爱劳动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该校老师告诉记者。
据了解,扬州多所学校把学生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规范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每学期我们会将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劳动实践中的表现,bg电子游戏平台作为综合评价的一个维度,将具体劳动内容、过程和相关事实材料全面客观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扬州市汶河小学校长杨静表示,通过制定学生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标准,加强对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质量的评价,从而推动劳动教育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