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3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考量。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既是对世界科技、教育、人才发展与高等教育内在关系的规律性把握,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家战略需求,建立“以我为主”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制,构建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必然要求。为此,需构建优化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路径。
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背景下,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引擎。2023年7月,《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习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这一系列要求明确了“需求牵引”在高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与国家的战略需求相匹配,需要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既要重视夯实基础学科,也要注重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培养大量既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又能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顶层设计、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采取措施。
在政策制定层面,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明确科技发展和战略需求对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具体指导原则。为此,应制定配套政策,支持高校在应对产业升级和战略需求方面进行灵活调整。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学科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高校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的政策体系,形成一整套上下衔接、结构严谨的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制度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完善的科技前瞻性研究和预警机制,定期发布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预测报告,帮助高校了解前沿动态;二是发挥新型制优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财政资助,鼓励高校根据国家战略需求进行学科调整和创新,尤其支持涉及战略性新兴领域的学科和项目;三是加强高校与政府之间的沟通配合,确保政策及时更新并得到落实。此外,还需遵循学科建设的内在基本规律,注重内涵式发展,通过设置标准等手段,积极引导和规范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防止高校专业设置出现“一哄而上”“忽视条件”等现象。
在学科专业布局调整方面,高校应根据产业升级和国家战略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和优化布局。面对经济转型升级需求,特别是新兴产业如新能源、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需加大相关学科专业布局力度,对多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一方面,要重点推动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相关的学科和专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我国高校学科评估中现有的A类学科主要是以工程、化学、材料为代表的工程技术类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前沿学科数量偏少。但“卡脖子”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原始创新,而原始创新成果的诞生,很大程度上依靠基础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同时,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知识生产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呈现出高度综合化趋势,学科的交叉融合成为当今世界知识发展和社会实践需求的必然结果,新兴交叉学科也成为原始创新的重要生长点。为此,必须铸就基础学科的全球竞争力,并不断强化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促进我国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系统提升。
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根据区域发展的需求和条件进行调整。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及需求,应采取差异化的布局策略。以西部地区为例,高校学科布局需要进一步提升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能力。例如,陕西省高等教育应增加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布点bg电子游戏平台,加强对关中科技赋能创新、陕北能源革命和转型发展及陕南生态优先绿色升级发展的支撑。再如,四川省应积极培育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产业的急需紧缺人才,弥补相应的人才缺口。为此,需面向不同区域的发展需要,建立“条件—需求”结合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在科学研判区域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前瞻性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在教学改革方面,高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科交叉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高校应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协同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的培养链条。在课程开发方面,要鼓励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和联合培养,推动不同学科交叉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入更多对灵活课程设置、专业科研训练及社会实践的要求;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课程和实习项目,实现理论与应用的对接。在机制建设方面,高校应积极着眼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及其未来成长,着力完善“长周期、贯通式”育人、科教协同育人、产教融合育人、国际合作育人、跨学科交叉培养等体制机制,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在资源开发方面,要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以重要项目和任务为牵引,形成“大师引领、大平台支撑”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全链条科教资源保障。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习在2024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正确处理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等重大关系。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之于人才培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思潮跌宕起伏、学科交叉融合日益紧密的今天,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成为必然趋势。科技教育的核心在于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技术能力,使之能够理解和运用现代科技。人文教育注重培养道德观念、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bg电子游戏平台,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个性和社会责任感。
科技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意义不言而喻,而人文教育同样不可或缺。因为真正的人才首先应是一个合格的公民,要做到知识、能力、责任感三者良好统一。人文教育不仅有开启智力、开阔眼界之功效,而且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育崇高的理想追求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同时,人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观察bg电子游戏平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沟通、组织、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开发、自我提高的能力。总之,人才素质强调的是综合素质、整体素质,只有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设计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将科技课程与人文课程有机融合。可以精心打造一批涵盖科技与人文两大领域知识内容的精品课程,如开设“科技伦理”“科技创新史”“科学与艺术”等跨学科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对相关的社会、伦理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其人文素养。第二,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多学科、超学科的项目和活动。如开展涉及科技与人文的跨学科研讨会或项目;有针对性地推进第二课堂项目化改革,通过开设“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智慧城市治理”等跨学科的第二课堂,广泛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科技和人文的交融与碰撞。第三,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教育,在科技教育中融入更多人文精神、社会责任和伦理考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四,建立更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方位评估。既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也要重视其思想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既要关注学生科技知识的习得水平,也要重视其接受人文教育的经历和表现。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是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专任教师规模从2012年的149.46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197.78万人,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人数占比从17.66%上升至43.38%,教师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有力支撑起了新时代高等教育更高质量发展。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挥更大作用。
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的高尚师德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基石,只有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需坚持以德为先,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潜心教书育人。必须突出思想引领和政治导向,不断增强高校教师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强化精神引领,培养教师坚守师德的自觉意识,要让师德师风内化为教师的自律自觉。同时,要坚持系统观念,充分认识到师德师风、教风、学风之间的内在关联,统筹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首先,要建立起常态化和平易化的文化熏染机制,整合优秀传统文化、优良师德文化和优秀典型事迹等资源,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活动。其次,要强化精神激励机制与示范机制,优化评价机制,将立德树人实效作为教师工作评价标准,将潜心治学作为典型选树标杆。最后,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支撑和保障教师潜心育人、做大先生。
持续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资源投入,扩充更多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博士学位是高校教师从教的基本要求,而我国当前高校专任教师队伍的博士率尚不足50%,未来需要有较大的拓展。从生师比上看,我国2023年普通本科院校的生师比为17.51∶1,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为17.57∶1,专科层次为18.92∶1。这样的生师比仍高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因此,未来仍需降低高校生师比,加强师资配备,扩大教师编制,全国高校专任教师规模还需要有大的增长。同时,必须加强资源投入,确保专任教师规模的增长能够跟上在学学生规模的增长,确保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配置更为合理。
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是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成效。习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着力提升教师能力,并建立长效机制,注重教师职业发展的持续性,拓宽其职业发展路径。此外,还要不断优化政策评价体系,改变以往的单一评价标准,注重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激励教师全面发展。
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着力引进海外师资和优秀人才。积极吸收世界上有益的人才培养经验是促进我国人才自主培养发展的重要方式。为此,需要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面向海外建立专门人才引进计划,要对接海外人才市场,在充分考虑自身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参考海外高校通行的学术标准和录用程序,在人才选拔过程中,综合考查各方面素质,合理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同时,要选派有发展潜力的教师赴海外研修,接受知名学者的指导,跟踪国际学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学习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为更好吸纳海外师资力量,需创设更具激励性和保障性的制度条件,建立完善的国际化管理和服务体系。
(作者李立国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教育部—清华大学教育战略决策与国家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田浩然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微信平台
手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