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8
63、成本管理系统是根据成本核算的要求,通过用户对成本核算对象的定义,对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以及对各种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自动对从工资、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总账系统传递的数据或用户手工输入的数据,汇总计算,输出用户需要的成本计算底稿,自动编制相关转账凭证并传递到总账系统。
66、供应链系统主要完成供应链业务环节中的(计划编制、业务核算、业务管理)等。
67、采购管理系统是以企业的(采购订单)为原始数据,完成采购发票和采购入库单的输入,实现采购业务全程管理,为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辅助管理决策。
41、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的思想就是将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纳入生产体系。以(精益生产)取代大量生产,将是21世纪企业的特征。
43、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包括(国家的宏观管理)和(事业单位计算机系统的微观管理)两个方面。
68、销售管理系统是以(企业的销售订单)为原始数据,完成(销售发票)和(销售出库单的输入),实现销售业务全程管理。
54、(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实现辅助管理功能而设计的一种信息系统,是在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的。
55、会计决策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和控制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bg电子游戏平台、经济数学方法和信息技术为手段,解决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是支持中、高层决策者的会计决策活动的一种人机交互系统。
14、(会计规范)是指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制度和控制程序,如(软硬件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操作人员的运行权限)和(岗位责任制度)、(安全保密制度)等。
16、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处理是基于事件驱动原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原始交易事项数据),数据处理完成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17、会计电算化的特征(集成性)、(自动性)、(实时性)、(复杂性)、(开放性)。
18、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会计工作效益的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了会计理论的发展)。
20、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工作量大,且较为复杂,如果初始化错误或失败,会导致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错误或失败,具有较大的系统风险。其初始化内容主要有(会计软件的安装和运行调试);(账套的初始设置),如网络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员及权限的设置、数据基础设置等,(各系统的初始设置),如总账系统中的科目级数与痊长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最明细的科目期初余额的输入,凭证类型设置、(自动转账分录的定义)等。
24、在会计电算化中,不考虑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形式的差异,账务处理程序通常采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其核算形式本质上是采用(放射式数据处理流程)。
26、在会计电算化中,不可能打印出订本式账薄,所有的账页均按(活页式)打印后装订成册。
44、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宏观管理是指(级财政部门和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对全国和本地区会计电算化工作实行的综合管理,即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45、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5个方面:(一,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二,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设三,加强会计软件的监督管理四,促进各单位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五,组织和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4、在机械化会计信息处理阶段,(会计人员借助于穿孔机)、(验孔机)、(分类机)等机械设备实现会计信息的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和编表工作。
5、编表机是将分类后的卡片按需要进行运算,并自动编制会计报表。其优点表现在(规范了数据组织),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处理),实现了数据的一数多用,提高了数据的处理速度;缺点表现在机械设备体系庞大、操作困难、稳定性较差。
21、手工会计由于受会计核算工作量的制约,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
22、科目设置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基本采用(与中文科目一一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输入效率。
23、手工会计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常用的账务处理有(记账任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其核算形式本质上是采用(直线式数据处理流程),即凭证→明细账→总账→会计报表。
35、1979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从原东德进口一台EC-1040计算机,进行工资计算,标志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开始。
36、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概况:1.缓慢发展阶段(1979-1983年);2.自发发展阶段(1984-1987年);3.稳步发展阶段(1988-1996年);4.竞争提高阶段(1996年至今)。
46、会计电算化微观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电算化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等。
47、日常操作管理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使用管理)、(上机操作管理)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管理)。
48、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的磁、光性化和不可见性,使得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工作要求变得更高。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的会计档案至少准备双份。
8、(1981年8月),在吉林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
9、(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bg电子游戏平台、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29、在手工会计中,会计部门工作人员均为会计专业人员,其组织体制是按(会计业务内容的不同性质)划分的。
31、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工作人员除了专业会计人员,还包括(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为了便于数据的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其组织体系主要是依据数据所处的形态不同来划分的,如(数据采集组)、(数据输入组)、(数据审核组)、(数据分析组)(系统维护组)等。
6、(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阶段)是会计数据处理的高级形式,是广泛运用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来加工处理会计数据的阶段。
51、会计电算化系统包括(财务会计系统)和(管理会计系统)。财务会计侧重于事后会计业务的确认、认量、核算和披露;管理会计以会计核算数据、市场数据、管理数据为基础,侧重于事前的决策和事中的控制。
52、会计电算化系统按服务层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56、就工业企业而言,会计电算化系统一般由三大系统组成,即(财务系统、供应链系统bg电子游戏平台、管理决定系统)。
57、财务系统主要完成会计核算及管理业务,具体包括:(总账系统、应收款管理系统、应付款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ຫໍສະໝຸດ Baidu
32、会计电算化的产生被称为是继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封建社会早期的薄记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复式记账法之后的(第四次)会计革命。
33、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次在会计领域使用计算机进行(工资核算),开创了计算机进入会计数据处理领域的先河。
34、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概况:1.单项数据处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2.综合数据处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3.会计数据系统处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80年代末)4.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
10、会计人员是会计电算化的(主体),包括(会计数据输入人员)、(审核人员)、(操作人员)、(系统管理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
11、硬件资源是指进行(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存贮、传输和输出)的各种电子设备。
38、ERP是指在企业供应链管理思想指导下,采用面向业务流程的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以计划为主线,实现对企业整个资源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二、体现事前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三、体现信息集成管理的思想四、体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同步工程的思想。
49、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构成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有(概念结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应用结构)等。概念结构是任一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层次结构是按信息需求确定的构成,功能结构是对层次结构的细化和分解,应用结构是不同行业应用功能的组合。
50、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概念结构是指会计电算化系统及系统所具务的一般结构,主要由(数据源、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管理、信息输出、信息用户和信息反馈)等元素组成。
27、在手工会计中,由于人工操作的局限性,会计只以事后的(记账)、(算账)、(报账)为主,会计的职能范围局限于(反映职能)。
28、在手工会计中,主要通过会计人员的职责分享来实现相互牵制,并由人工完成各种检查、核对和审核等工作,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查错防弊,其控制的重点是(记账凭证以后的各个环节,即账薄的登记和报表的编制)。
39、供应链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体,包括从最初原材料的获取到转换成最终产品、直至将会给最终用户的整个生产、销售过程。
40、ERP最核心的管理思想就在于其中的(“P”)字,即(“Planning”)。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要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等。
1、会计信息处理技术是指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和加工等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
2、随着经济管理对会计数据处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会计信息处理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大致经历了(手工)、(机械化)、和(电算化)等几个数据处理阶段。
3、手工会计信息处理阶段是人类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的(初级阶段)。手工操作是会计人员以眼、耳等感觉器官作为数据输入器,(以纸和笔作为数据存储设备),(以算盘、计算器作为运算工具),完成会计核算中数据的记录、计算、分类、汇总、记账、结账、报表编制、成长计算等会计业务。
微信平台
手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