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热线:

0898-08980898

个/性/化/教/育/行/业/领/跑/者

课程设置

CURRICULUM

联系我们

0898-08980898

广东省清远市

123456789

bg电子游戏新闻 >更多
会计电算化

当前位置: bg电子游戏平台 > 课程设置 >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知bg电子游戏平台识点

2024/05/31

  第6章   6.1程序设计       6.1.1程序设计概述       6.1.2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6.1.3程序设计的一般原则   6.2系统调试       6.2.1软件调试概述           1.软件调试的目的和基本方法           2.软件调试的原则和步骤       6.2.2测试用例设计           1.黑盒测试法           2.白盒测试法       6.2.3系统测试       6.2.4纠错                                  第7章   7.1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       7.1.1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组织体系及及规范管理       7.1.3会计电算化其他宏观管理工作   7.2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内容       7.2.1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机构及计划管理       7.2.2机房、硬件及软件准备       7.2.3调整会计部门岗位分工与人员培训       7.2.4系统转换和并行操作试验   7.3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7.3.1电算化会计部门的岗位责任制度       7.3.2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操作管理制度       7.3.3机房及硬软件维护管理制度       7,3.4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7.4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使用管理       7.4.1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使用准备       7.4.2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试运行       7.4.3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运行维护       7.4.4计算机病毒防治           1.计算机病毒的诊断           2.病毒的清除           3.病毒的预防                                  第8章   8.1计算机应用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影响       8.1.1会计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的       8.1.2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       8.1.3计算机应用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影响   8.2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       8.2.1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总体控制           1.组织控制           2.机房、硬件及系统使用控制           3.会计软件开发及维护控制           4.会计档案及系统安全保密控制       8.2.2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应用控制           1.输入控制           2.处理过程及输出控制   8.3电算化审计       8.3.1计算机应用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8.3.2电算化审计的概念和内容       8.3.3电算化审计的技术方法       8.3.4计算机舞弊及其预防1.1.1    数据1.1.2  1.   数据的定义、载体和简单分类2.  (1) 数据的含义(1) 数据是对客观实体的性质、形态、结构、数量、价值和其他特征的描述,是用数字、文字、声音、图像等人们能识别的各种形式表现的一串特定符号,就是记录下来的客观实体某种属性的值。(2)数据是客观实体属性名与属性值的统一体数据作为客观实体属性的描述形式,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客观实体集中的每个属性名都可以用多个属性值来描述,每个属性值描述了某个实体某种属性的具体特征;同时,每个属性值必须从属于一个特定的属性名,否则就失去了该数据的意义。 (3)数据的载体数据必须记录或存储在一定的物理载体上,传统会计是以纸张为唯一数据载体,电算化会计可以采用磁盘、磁带、光盘、缩微胶片、穿孔卡片等一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作为数据载体。采用不同的载体来存储数据,这对数据的处理速度、存储密度、传输效率、安全保密特性、保管要求都带来了巨大变化。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地研究数据载体的变化对数据处理的影响,以尽快适应现代化数据处理的需要。(4)数据的简单分类及其特点从逻辑上来分类,数据可以简单地分为三大类:类型特点数值型描述客观实体量的属性可以进行算术运算文字型描述客观实体质的属性不能进行算术运算图形描述客观实体质与量两方面的属性直观形象连续变化  2.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层次 除了零星的用于控制的变量和常数外,成批的、大量的数据在计算机中一般都要进行合理的组织,以便存储、查询并提高处理的效率,数据在计算机中的一般组织层次如下图所示:(1)字符是指单个的字母、汉字或特定符号。在计算机中汉字用两个字节,其他字符用一个字节表示和存储,他们是八个或十六个二进制位。(2)数据项是由若干个字符组成,描述了某个数据处理对象的某种属性,是具有独立意义的最小数据单位,就是通常的一个数据。(3)记录描述某个数据处理对象全部属性的相关数据项的有序集合。在理论上(程序设计时)是计算机中数据存取的最小单位。但计算机实际读写外存储器却是以物理“块”(即扇区,0.5KB)为最小单位的,因此文件使用后要及时关闭,以防丢失内存缓冲区中的数据。在组成记录的数据项中,有一或多个具有查找标志的数据项特别重要,因此被称为记录的关键字,他们一般都要被编成代码,以提高记录的查找速度。(4)文件是具有指定标识(文件名)和组织结构的全部同类记录的集合,是计算机中数据存取的常用单位。在文件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文件的三要素,即:文件名——包括盘符:,路径,文件基本名,•扩展名;文件结构——即记录包含的字段名称,类型,宽度和小数位数;文件的组织方式——包括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随机文件等。(5)数据库是经过科学组织的相关文件的集合,是目前计算机中数据组织的最高层次,其要点是:数据冗余度最小:是以字段和记录为单位统一组织的。可满足各种信息输出的需要,系统中数据可随意重新组织。每个数据库文件与具体应用程序无关。必须借助于先进的软件工具才能建立和使用数据库。1.1.2信息 1.   信息的含义及其与管理的关系 (1)信息的含义信息是经过人们的加工整理,有完整确切的含义,可以被人们立即使用的一组数据。(2)数据与信息的区别 是否经过人们有目的的加工处理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被加工处理的素材,其中蕴涵着有用的信息。数据是系统的输入,而处理后的输出结果是信息。是否有完整确切的含义数据有粗糙性、孤立性、零散性非条理性等特点,而信息则是具有明确的含义的一组数据。是否可以被人们所立即使用数据一般不能立即使用,需要进行挑选、识别、整理、分类等加工,而信息则是有用形式的一组数据。(3)信息的价值信息不是物资产品和商品,准确计量其价值比较困难,但收集与处理信息同样也耗费了人类的一般劳动,而恰当地使用这些信息又的确能给人们带来经济上、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好处,因此信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其价值公式为:VI=PI—P0信息I的价值=使用信息I企业的效益—未使用信息I企业的效益。由此可见,信息的价值是由其使用价值来体现的,因此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信息的价值能否实现,获得的收益大小,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主要取决于使用信息的条件(环境、时机)和使用者的素质(敏感性、决断力)。(4)信息与管理的关系正确的管理决策,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主要取决于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因此掌握系统、全面、准确、及时、适用的信息是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生产愈发展,社会愈进步,信息愈重要。 2.   企业管理信息及管理阶层的划分 1. (1)信息流的概念从经济的角度看企业存在着三种“流”,即物流、货币流和信息流。物流: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流程,是物资存放地点、存在形态和使用价值的运动变化过程。货币流:是物流的价值反映,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价值运动与价值实现过程。信息流:伴随物流和货币流而产生的数据与信息的运动过程。它既包括反映物流和货币流运动状态、数量、流向的状态信息,也包括企业管理者所发出的指挥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指令信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保证信息流的通畅十分重要,它的任何阻塞和失真都会造成生产经营活动的混乱或

  降低其经济效果。(2)企业管理信息、管理阶层及信息系统类型分析 该图具有三层含义:企业纵向可划分为三个管理阶层:车间、工段、班组——基层管理阶层;会计、计划等职能部门——中间管理阶层;厂长、经理、董事会——企业最高管理阶层。企业的三类管理信息其数据量大小不同;信息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加工的难易程度不同;数据的生成关系是自下而上的。信息的层次越高,其数量越小,但综合性、复杂性和加工难度越大。三种类型和层次的信息系统基层管理阶层主要由自己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记录和收集数据并用于业务处理和控制——这是业务处理系统;为企业中间管理阶层提供信息——是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最高管理阶层提供信息——是决策支持系统。1.1.3    信息的属性1.1.4  信息的属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主要属性包括: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适用性和经济性;其他属性包括:信息的使用和更新频率、结构化程度、重要程度、信息的来源与信息量。研究信息的各种属性,,就是要统筹兼顾,使建立的系统更科学合理,提高处理效率并降低信息成本。(1)准确性是指信息的真实性和精确性,要注意剔除虚假不实、错误的数据并保持合理的精确度。(2)及时性是指信息的使用时效,过时的信息已经丧失了它的大部分使用价值。 (3)完整性是指系统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充分的、系统全面的,根据支离破碎、零散片面的信息是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的。(4)适用性即针对性,是指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所需信息的种类、数量和详略程度也不相同,因此系统应针对不同的使用者提供的信息既充分完整又必须是简单适用并且没有冗余。(5)经济性提高信息的质量与生产信息的成本成正比,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要尽量降低信息的生产成本。 (6)信息的使用或更新频率这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信息的使用或更新变动程度。信息的使用或更新频率是进行文件组织形式、存取方式设计的依据。(7)信息的来源企业的信息可分为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两类,内部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比较容易,格式和内容容易规范;外部信息的种类、格式、内容五花八门,不容易获取、规范和处理。(8)信息的结构化程度数据的内容、排列次序、格式有一定规律,不经常变化的数据集合,其结构化程度高,在计算机中容易处理,结构化程度低的数据集合不便于计算机处理。 (9)信息的重要程度有些数据具有分类功能,是记录的查找标志。对这类数据一般都要编制成代码,并要加强审核校验以确保其正确可靠,因为他们是否正确,将直接关系到后续处理的正确性。(10)信息量如平均处理量、高峰期处理量等,用他们可估算文件所需的存储容量,便于数据文件设计。1.1.4         数据处理1.1.5  数据处理是对数据进行采集、分类、存储、加工和输出等一系列加工处理将其转换成信息的过程。它包括:(1)数据的收集是数据处理的首要一环,首先要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要加强数据的审核工作,确保所采集和输入数据的正确性。(2)数据的存储原始数据、中间计算结果、输出信息等大量的数据都要存储在计算机中。手工与电算化会计数据存储方式的比较:手工会计数据存储方式——纸介质书面形式,其特点是占用空间大、成本高、查找费时费力。 电算化会计——是以计算机文件(磁介质、激光盘)为主,纸介质为辅,存储容量大、成本低、查询修改十分方便,但要注意数据的安全性问题。(3)数据的加工是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归纳汇总,使之成为信息的过程。它包括八种基本操作,即:变换、排序、核对、合并、更新、抽出、分解、生成。(4)数据的传输数据的产生、收集、处理和信息的使用可能并不在同一地点,因此必须将数据传送到指定的地方去,这就是数据的传输。数据的传输方式为:单机内部文件传递、书面传递、软盘传递和网络数据传递,他们各有特点。对于数据传输的要求主要是:准确及时、安全保密。  (5)数据的检索是在计算机存储的数据中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并将其输出出来。对数据检索的要求是:查询方法丰富,使用方便并迅速得到结果。要注意存储媒介的选择,文件的组织方式和存取方法等对数据查询效率影响较大。(6)信息的输出信息的输出是指,将处理的结果用适当的形式输出给信息的使用者。信息的输出方式有:屏幕显示输出速度快、不能形成文字资料保存;适用于信息查询、系统运行控制问答对话、输入数据核对、信息浏览等。打印输出输出速度慢,可以形成文字资料长期保存,是传统的输出方式。打印程序设计工作量大,打印控制十分重要。文件输出是以文件的形式将数据输出到磁盘、磁带等存储介质上,其特点是输出速度快,便于以后读入计算机进行二次处理。网络输出:适用于远程数据传输,迅速准确,不受地域限制。图形输出:直观形象,主要适用于财务分析。1.1.5    会计数据处理过程及其特点1.1.6  (1) 会计数据的收集和录入阶段(1) 数据收集与录入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观测、识别、挑选、整理与审核数据;采用单证形式记录数据;数据录入临时文件;审核修改数据;记入正式文件。会计数据收集与录入阶段的特点:由于目前主要靠人工利用键盘输入数据,其速度极慢,又容易出差错,是计算机系统的“瓶颈”;数据输入后的分类、记账、算账和编制报表都是在会计程序控制下自动快速处理的,一般不会出错,因此输出信息的质量就完全取决于输入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准确程度;一旦错误数据进入系统,由于计算机运算速度快、数据综合处理的特点,其错误的扩散速度和危害面也迅速扩大了。因此,数据的收集与录入阶段是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的基础和信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为保证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必须采用人机结合的形式,以计算机程序校验为主,严把数据输入的质量关。目前电算化会计系统信息质量控制的主要作法:利用人工严格审核所有输入前的数据;最大限度地利用会计软件进行输入数据的校验;设立专职审核员对所有输入后数据进行逐一审核签字,未经审核的数据不许入账。 (2)会计数据的加工处理和储存阶段该阶段是数据处理的中心环节,数据发生质的转变,被加工成信息。在电算化会计系统,数据的加工处理是按事先设计的会计软件集中化、自动化、准确快速完成的,因此,使会计数据处理过程和方法标准化、规范化了,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处理的及时性和效率,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原始数据、中间计算结果和输出信息,各种凭证、账簿、报表数据,各种会计代码、定额、计划文件都要存储在机内,因此需存储的数据量极大。(3)会计数据的输出阶段会计信息输出的特点是数量大,输出形式多种多样。必须认真选择各种合适的输出形式,并尽量提高输出速度。1.2.1    系统及其特性1.2.1  (1)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和部分,为实现某种目标而组成的一个整体。例如:信息系统是由数据和信息、数据处理工具、人、数据处理方法四个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采用计算机核算。再如:人体是一个大系统,它包括骨骼和肌肉的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这些部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地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系统。 (2)系统的特性目的性系统具有要达到的总目标和应完成的任务,即系统具有目的性。为达到系统的总目标,系统的各个要素和组成部分要相互协调并服从系统总目标的需要,这是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因此我们在建立信息系统时,不能只考虑某个要素或局部的利益,要树立系统的观点,要有全局观念,统筹兼顾,使系统的各个要素和组成部分都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以提高系统的总体效率,更好地完成系统的总目标。集合性系统是由许多要素和部分集合而成的,这些要素和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并根据系统目标而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这是强调系统的复杂性,简单的事物不能称之为系统。相关性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和组成部分不是机械地、简单地拼凑到一起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一个要素或部分发生变化,都必然会引起其他要素和部分发生相应的变化。结构层次性系统的组成结构具有层次可分性,一般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这种分解实质上是

  系统目标、任务或功能的分解。例如: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无比庞大和复杂的事物,我们可以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认识它,逐层分解其功能,设计其处理方法,采用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来建立它。环境适应性系统处于一定的外界环境之中,必然和外界环境发生物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系统要存在、要正常运行,就必须及时调整自身的状态,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会计信息系统与经济环境、会计制度、计算机硬软件环境等都有直接影响,因此会计软件必须具有一定的易修改维护性,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这样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1.2.2   信息系统1.2.2  (1)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是能够接受输入数据和指令并按照指令处理数据,生成并输出有用信息的系统。信息系统有基本的输入、存储、运算处理和输出等部分组成,最简单的信息系统模型如下图所示。 (2)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输入、处理、存储和输出四大功能。输入功能即是对数据的收集和录入,这是系统数据处理的基础环节,输入数据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输出信息的质量。处理功能即是在程序的控制下,将输入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以取得各种有用信息。信息处理不但包括变换、分类、排序、核对、合并、更新、分解和生成等八种基本加工,还包括其他运用复杂的处理模型进行的高层次处理。 存储功能原始数据、中间计算结果和即将输出的信息,都要进行妥善的存储和保管,这就是系统的存储功能。会计系统要存储的数据量十分庞大,既要保证数据的安全又要考虑存储结构的合理性,以提高数据查询的速度。输出功能系统的输出功能就是要及时、正确、完整地将这些结果信息,以人们需要的形式输出出来供人们使用。(3)信息系统的类型数据处理系统是用来处理日常业务并产生相应报告的信息系统。它使业务处理过程自动化了,数据的收集、加工、传输和输出都在事先设计的程序的严格控制来进行,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处理的效率,节省人工,系统本身并不直接参与该业务的管理和控制。例如,企业用计算机处理销售合同,手工组织并输入订货合同,计算机按程序进行检查、分类、存储和加工,输出有关信息供有关人员使用,其本身并不参与销售合同的管理和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和计算机等设备组成的,能进行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并能利用系统存储的数据和管理模型提供管理控制、预测决策参考资料的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各种核算结果信息;提供不同要求和细度的报告以辅助管理;利用指定的数学方法分析数据并根据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情况。由此可见,管理信息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的数据处理功能外,更强调其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功能。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计算机存储的信息和决策模型为基础,由大型的数据库、方法库、知识库所组成,以协助管理者解决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化的高层管理决策问题,并具有较好人机对话方式的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强调的是对决策起支持和辅助作用,并不是代替管理者作决策。它与管理信息系统不同,不强调全面的管理功能,仅仅解决那些高层管理决策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的变化和不确定因素多且比较复杂,一般很难建立解决这些问题的固定模型和处理方案。因此,该系统运行时随时需要管理者输入自己的判断和指示,系统据此制定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以供管理者取舍并最终决策。1.2.3    会计信息系统1.2.4  1.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包括整个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一个复杂系统。该系统通常又被分解成生产管理、财务会计、物资供应、销售管理、劳动工资和人事管理等子系统,他们分别具有管理生产、财务会计、物资供应、产品销售和工资人事等工作的职能,具体如下:(1)工艺技术标准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制定产品结构、零部件编号、生产流程、工艺技术方法、各种产品零部件定额等。(2)生产管理子系统  其主要功能是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生产过程的指挥调度,统计物资消耗、工时、产量等。(3)物资供应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制定物资需求计划,进行订货和采购管理、物资的收发结存管理等。(4)会计信息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制定资金、成本、利润计划,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预测、分析等。(5)工资和人事管理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制定人员需求计划,进行人事变动及其档案管理,进行劳动工资管理等。(6)设备管理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制定设备需求及更新改造计划,进行设备维修和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等。(7)销售管理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制定产品销售计划,进行产品推销、广告宣传、销售预测、销售分析和售后服务管理等。 2.   会计信息系统及其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 (1)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组织处理会计业务,为企业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并管理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以价值量为主、实物量为辅,广泛地收集和处理来自企业内外的大量经济数据,把它们加工成系统化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和专门报告,并利用这些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控制。 手工会计系统由于处理工具落后,尽管会计人员已经把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日常核算上,但仍然不能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因此手工会计只能完成会计的事后“反映”职能。只有实现会计电算化,才能胜任繁重的会计核算任务,并且为加强经济活动的事前分析预测、事中管理控制和事后分析提供了可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会计的监督、控制、计划和预测职能。(2)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其他子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全面性、综合性、总括性会计信息系统是价值量为主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及企业的资金筹集、使用和分配过程。而企业管理其他子系统则是以实物量为主,仅能反映、监督、管理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某一环节或某一方面的情况。财务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信息,只有会计信息才能总括地反映企业的全面情况,因此会计信息系统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总括性等特点。信息量大会计信息系统要收集、处理、存储和提供大量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量大约占全部企业信息量的50%至70%左右。数据联系多企业管理其他子系统一般都要向会计子系统传送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原始单据等数据作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依据,同时需要会计子系统向他们传送企业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管理所需的综合性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系统在实质上是处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联系中心的地位。 复杂性由于会计信息系统要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但要核算企业的全部资金、成本、利润、工资、资产、权益和盈亏,而且还要对其进行分析预测和管理控制,因此系统的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数据量大而且数据关系繁杂。精确性、可靠性要求高,内部控制严格国家对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可靠性、精确性要求很高,所有的会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必须符合我国会计制度和法规的要求,会计的钱、账、物三分管原则、人员之间的内部牵制制度、数据的正确性控制措施等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都是十分严格的。 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系统以价值量为主、实物量为辅,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管理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它与企业管理其他子系统有着双向的数据联系,其数据量占全部企业管理信息的一半以上,因此我们说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特别重要的一个核心子系统。因此,在开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时,不管从哪个子系统开始着手,对其设计都必须综合全面地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和特点。同样,在研制会计软件时,也必须考虑企业管理其他子系统的数据要求。要事先做好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及企业计算机应用的总体规划,建立企业内部统一的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统一各子系统的数据接口,统一数据代码,合理划分各子系统的功能,采用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使建立的系统结构合理,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提高系统的总体效率。1.2.4    会计信息系统与外界的数据联系1.2.5 1.   研究会计信息系统与外界数据联系的意义会计信息系统从职能上可划分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两大职能(或子系统),其中会计核算

  的大部分原始数据(原始凭证)来源于企业管理其他子系统或企业外部,即来源于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同时,企业管理其他子系统一般都需要会计子系统向他们提供本部门、本生产环节或企业管理某方面所必须的综合性会计信息,因此会计核算与企业管理其他子系统有着十分密切的数据联系。财务管理以会计账表数据与计划、预算进行比较,可以进行各项财务技术经济指标的总括分析与管理。若想真正在管理上见到实效,则必须从企业管理各子系统获得各项经济业务的详细数据,并与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岗位的资金、成本、利润控制标准或定额进行对比分析,并严格控制和管理才行。因此,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其他子系统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数据联系。同时,会计信息系统还要从企业外部获得各种大量信息,例如:资金、材料、产品、客户、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信息。研究会计系统与外界的数据联系,这对于更好地设计和使用会计信息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时,必须注意这些数据联系,设计好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其他子系统以及与企业外部的数据接口,统一数据编码,以便在整个企业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提高系统开发的总体效益。 2.   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其他子系统的数据联系3.  (1)与工艺技术标准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工艺技术标准子系统是为企业生产和管理作技术准备的一个子系统,它负责提供产品结构、产品加工工艺过程,制订产品、零部件编码和各项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技术信息。这些信息既是企业组织生产所必须的,也是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材料、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基础数据。 (2)与生产计划管理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生产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制订产品生产作业计划,进行生产调度,统计产品产量、耗用的工时、材料等。会计信息系统根据这些生产统计数据进行材料、工资、费用、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该子系统需要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产品或在产品生产成本、废品损失、在产品资金占用、人工成本分析、制造(或管理)费用明细、工人工资明细等综合性会计信息。(3)与物资供应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物资供应子系统根据生产所需制订物资采购供应计划,进行物资的订货、采购、库存管理。它向会计信息系统提供订货合同、材料验收入库单、领料单、材料发票、材料盘存单等材料、成本核算数据,同时需要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材料采购成本差异分析、储备资金占用情况、采购员借款报销情况等会计信息。 (4)与设备管理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设备管理子系统负责全厂的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办公设备等的管理工作,包括制定设备需求、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计划,进行所有固定资产的购置、建造、维修及使用管理。该子系统向会计信息系统提供所有设备的基础数据和每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数据,接收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固定资产折旧及大修理费用计算表、固定资产的原值、净值明细等会计信息。 (5)与销售管理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销售管理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制订销售计划,收集顾客对产品质量、性能、价格等方面的意见,进行客户订货合同管理、销售分析和产成品库存管理等。该系统向会计信息系统传递产品销售发票、客户资料、销售合同、运单、产成品库存等资料,从会计信息系统接受销售费用、销售成本、销售利润、成品资金占用分析等信息。 (6)与劳动工资、人事管理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劳动工资及人事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制订人员需求和职工培训计划,编制劳动工资定额,进行职工的招聘与辞退、人事档案、职工工资变动管理等。该子系统向会计信息系统传送职工增减变动、工资调整、人事编制和工资定额等数据,接受会计信息系统的工资明细和汇总、劳动定额差异分析等信息。 3.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外部的数据联系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外部许多部门和单位有直接的数据联系,如企业的开户银行、财政、税务、审计、上级主管部门、投资者和债权人、企业的客户等。会计信息系统要从银行取得各种结算单据、发货票、运单、银行对账单、支票等,同时企业也向银行传送这些银行结算单据,税务部门要给企业开出完税发票。客户需要企业的产品价格和质量等信息,投资者需要了解企业的盈利情况,企业外部主要需要以会计报表为主的会计信息。 2.1.1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概况 1.会计电算化的产生 会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会计数据处理工具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它经历了手工操作、机械化核算、电算化处理三个阶段。(1)手工操作我国在夏、商朝代,国外在古埃及时代就产生了会计及会计工作,我国古代使用的会计账簿被称为“籍”或“簿”,会计报表被称为“日程”、“月册”和“岁会”bg电子游戏平台,设专人登记,并以“算盘”作为运算工具,完全靠手工操作并延用至今。(2)机械化核算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不仅使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大增,而且要求计算精确和及时。为适应这些新的特点和要求,机械化核算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是由穿孔机、验孔机、卡片分类机、机械计算机和制表机等各种设备所组成,把手工条件下分散、间断的各个处理环节集中起来,组成一条机械化数据处理流水线。此时,只要把原始数据穿制成卡片输入,顺序经过几个部分的机械化处理,最后打印成会计报表输送出来。因此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可节省人力和核算费用。机械化会计核算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并未广泛开展起来。(3)电子计算机处理自从1946年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首先应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领域,以后逐步扩大到数据处理等其它领域。由于财会部门数据量最大、最集中、数据处理的任务最重,而且财会工作规范化程度高、管理严密。因此,西方一些国家将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主要是从会计核算工作开始的。1954年10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在计算机上计算雇员工资,从而揭开了会计电算化的序幕。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标志着会计工作进入了自动化处理阶段。 2.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概况 (1)单项会计核算阶段国外会计电算化的第一个阶段是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主要是将那些计算方法简单、重复次数多、数据量特别大的单项会计核算业务应用计算机来处理,如工资计算、库存材料的收发、往来账目核算等。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把数据集中起来成批处理,只要编一个或一组程序就可使用,会计电算化容易实现,提高工作效率比较明显,但电子计算机强大的综合数据处理能力并未充分发挥出来。(2)综合数据处理阶段第二阶段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会计电算化从单项核算逐步发展到代替大部分手工会计核算工作,实现了从凭证输入、记账到输出会计报表的综合数据处理,各项会计核算业务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3)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70年代到80年代初,微型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系统化理论和数据库技术被应用于系统开发工作中,为企业管理全面应用电子计算机创造了条件。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子系统,会计电算化就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建立网络化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计算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在企业范围内的数据共享,突破了单机会计核算的局限,实现了整个企业管理信息一体化,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系统的总体效益。据统计美国1983年55%的新程序是用于管理控制、计划和分析,用于核算的仅占45%;日本通产省1986年制造业、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的大中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比例分别为88.2%、88.5%和76.2%,中小企业为61.5%、41.3%和55.5%。当时国外市场上销售的会计软件主要是面向市场的销售分析和预测系统、供货发票系统;面向生产的成本计算和分析系统、存货控制系统、应收账款管理系统;面向人事管理的雇员信息系统、工资系统、劳动力资源会计系统;面向现金管理的现金收支系统、支票核对系统;面向采购管理的采购与验收系统、应付账款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面向财务管理的财务报表系统、年度财务计划系统和预算控制系统等。(4)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80年代初,微型计算机的性能迅速提高,微机网络逐步取代了大、中型计算机系统,集成化、智

  能化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不断涌现,这些都给会计电算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条件。80年代初至今,会计电算化已从日常业务型发展到运用财务计划模型辅助管理部门制订计划、参与重大决策的高级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阶段。决策支持系统是以计算机存储的信息和决策模型为基础,协助管理者解决具有多样化和不确定性的问题,以进行管理控制、计划和分析并制定高层管理决策和策略。专家系统一般只能在较狭小的范围内摹仿专家工作,不一定取代人,而是作为人的智能助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目前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有税务顾问专家系统、销售管理、业务谈判系统、贷款及信贷咨询系统、投资管理系统、利率变换咨询系统、外汇预测系统、风险评估及保险率选定系统、财务报告分析系统、公司财务问题辨析系统等,这说明国外已进入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阶段。2.1.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始于70年代末,迄今为止已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起步阶段、自发发展阶段、有组织有计划发展阶段和推广普及阶段。(1)起步阶段(1982年前)1979年财政部拨专款给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用于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1981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与一汽联合召开了会计电算化专题讨论会。该阶段有少数单位开展了会计电算化的探索与尝试,主要是进行单项会计核算业务(如工资核算)的电算化。因此会计电算化工作发展缓慢,收效甚微。该阶段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计算机设备价格较高并且不能处理汉字;缺乏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的经济改革刚刚起步,会计工作重点是尽快恢复并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对会计电算化的需求尚不高。(2)自发发展阶段(1983年-1988年)80年代初微型机迅速发展,其功能日益提高,价格日益降低,汉字操作系统研制成功,因此全国掀起了计算机应用的热潮。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铁道部、人民银行、财政部、电力部等行业率先在会计报表生成和汇总、工资核算等方面运用计算机,涌现出了象上海吴烃化工厂、北京首都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厂等一批会计电算化先进企业。84年财政部财科所、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招收我国第一批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研究生。86年7月上海市财政局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地方性的会计电算化行政管理法规,中央一些部委和吉林省财政厅也相继制定了本行业和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据财政部1988年3月对全国33,018家企事业单位的调查,已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为4,619家,大约占14%。但在这些单位中,开发5个以上单项应用的只占7.45%,开发3~4个单项应用的占19.01%,而其中73.54%的单位只开发了1~2个会计单项核算,该阶段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特点是:实现单项处理的单位多,而实现综合处理的单位少;各单位自行开发会计软件,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所开发的会计软件成功率低,其通用性、适应性差;全国没有统一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和软件标准,缺乏统一的规则、指导和管理。(3)有组织、有计划发展阶段(1989年-1994年)1988年以后我国相继出现了以开发经营会计核算软件为主的专业公司,1989年12月财政部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1990年7月颁布了《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在这些文件中规定了会计核算软件必须通过财政部或省级以上财政厅局主持的评审才能公开销售和使用,国家财政部门主要在会计软件的合法性和正确可靠性上评审把关,保证了商品化会计软件的质量,为广大用户使用这些软件树立了信心,鼓励了商品化通用会计软件的发展。到1993年10月,通过财政部评审的商品化会计软件已达23个,通过省级评审的已超过100个,94年7月以后还有几十个商品化会计软件正在申请评审。据财政部统计,到1994年9月,全国已有10%以上的单位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工作,但发展很不平衡,主要是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和行业之间差别很大。(4)会计电算化普及阶段(1994年至今)1994年5月,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重要文件,其中提出到2000年和2010年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目标和人员培训目标。6月,财政部颁布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软件评审规则》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三个文件,对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作了系统、全面的更新和补充。10月,在北京举办了全国首届会计电算化成果展览。1996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对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这就为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1997年初上海市财政局对本市的会计电算化普及情况的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各种体制单位中,目前已经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占总数的16.4%,在这些单位中,已通过财政部门验收的占总数的84.5%。这些数据表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仍需一段较长的时间;目前计算机硬件已不再成为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主要障碍;会计软件的功能、水平也不尽如人意,需要能适合各种不同行业的软件来支持会计电算化工作。 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纵观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有如下特点:(1)起步较晚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此时国外发达国家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已进入联网并建立管理信息系统阶段。(2)起点低,难度大发达国家的会计工作一般都经历了手工处理、半手工和半机械化处理,再到计算机处理三个发展阶段,特别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半手工和半机械化处理阶段。会计工作基础较好,其基础数据和处理流程比较规范,适合自动化处理,因此再过渡到计算机自动化处理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我国是从70年代末才开始发展市场商品经济,会计工作基本是手工和半手工处理,多种记账方法并存,企业管理工作基础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改革几十年来形成的经济体制、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方法、管理要求和方法,又要迅速改变人们几十年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和知识结构,并直接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处理,因此其难度是非常大的。(3)飞跃式发展我国可以直接采用最先进的微型计算机及其网络,直接应用比较成熟的现代化数据处理技术、管理理论、系统工程方法和软件工具进行会计软件的开发,同时进行经济体制、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和管理方法的改革,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完成会计电算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毕其功于一役。 3.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主要是:(1)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经进入了推广普及阶段有关部门和广大财会人员对电子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和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学习计算机及其网络、会计电算化知识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深刻地认识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现代化管理和开展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现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特殊行业和部门已较普遍地、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许多中小型企业、政府机关和科研、学校等事业单位也积极地推广应用,这表明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经进入了推广普及阶段。(2)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进入了良性发展和制度化管理阶段自从1989年财政部颁布第一个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以来,国家明显加强了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工作并卓有成效。国家陆续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管理办法、评审规则、会计软件标准和工作规范,各地区和本行业主管部门也制定了本地区、行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细则,这标志着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和制度化管理阶段。(3)会计软件市场初具规模,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比较成熟自从1988年我国出现第一个会计软件开发专业公司以来,目前已有上百家,所开发的会计软件通过国家级评审的已达四十多个,通过省级评审的有二百来个,已经形成了会计软件市场并初具规模。其中,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功能较强、质量较高且稳定、自定义功能较丰富,已经比较成熟,其合法合规性、正确可靠性是值得信赖的,售后服务和版本的更新升级也有一定的保障,这为普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g电子游戏平台。(4)培养并形成了一支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经过二十来

  本文档为【会计电算化的知识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bg电子游戏平台bg电子游戏平台

关于bg电子 /guanyubgdianzi
bg电子游戏平台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正规平台、滚球、世界杯、彩票、真人娱乐、棋牌、老虎机、电竞、麻将胡了、爆大奖、老虎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有品牌影响力的娱乐游戏直营品牌。bg电子游戏平台有限公司成为游戏品牌中的卓越地位。bg电子游戏平台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香港。拥有多个游戏开发交流平台。bg电子游戏平台...

友情链接:

微信平台

手机官网

网站首页| 关于bg电子 | 课程设置| bg电子游戏新闻| 师资力量| 就业分配| 辅导资料| 联系我们| 在线报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