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bg电子游戏平台bg电子游戏平台2019年8月,《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重磅发布,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并提出打造“民生幸福标杆”的战略定位。其中,“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这七个关键民生领域成为深圳发展的重要方向,文件明确要求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五年来,深圳始终紧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脉搏,以高质量发展为有力引擎,将“人民的美好生活”融入每一项具体工作目标,切实提升深圳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马洪基金会专注于基层治理研究,长期从多元视角深入观察与研究深圳市74个街道的发展状况。依据《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要求,深入剖析街道年度决算报告,对“民生七优”目标的建设与落实情况展开深度研究,进而形成系列调查报告。
“劳有厚得”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从经济层面来看,意味着劳动者付出劳动后,能够收获较为可观的物质财富回报;从价值层面而言,劳动创造的价值能在报酬中得到充分彰显;从发展层面分析,劳动能为劳动者自身带来持续的发展机遇;从社会层面考量,有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社会风尚。
近年来,“劳有厚得”这一理念在多地受到广泛关注,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公平正义的劳动保障理念,又强调劳动者应通过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与尊重。《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将其列为民生幸福标杆的重要内容之一,凸显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可持续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为实现“劳有厚得”这一美好愿景,政府部门积极作为,通过促进就业、改革薪酬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提升劳动技能等举措,并出台一系列具体政策加以推动。深圳更是全力以赴,致力于创造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持续优化就业优先政策,助力劳动者实现体面地劳动,获得更好的发展。
深圳市围绕劳动关系、就业创业、人才选拔与引进、职业培训、健全劳动法规和劳动纠纷机制、医疗与工伤保险等多个方面,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如《深圳市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完善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发放办法》《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工作方案》《深圳市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办法》《深圳市劳动保障违法信息公布办法》等。这些政策从顶层设计层面为“劳有厚得”指明了方向,推动各行业从业人员获得合理、应得的收入。
“十四五” 以来,深圳市就业规模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异地务工人员达900万人以上,累计新增就业62.5万人。2024年上半年,深圳累计发放各类培训补贴8788万元,惠及劳动者6万人次;开展职业指导下基层活动616场次,服务劳动者4.9万人次。
深圳借助一系列政策推动产业发展,通过城市建设和发展以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水平。在关注产业升级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分配或提升个体能力方式,创造有利于个体发展的环境,从而带动个体收入提升。然而,不同产业发展速度不一,导致不同行业劳动者的收入也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近几年已公开的《深圳市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过去5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呈增长态势,而消费支出则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具体数据如下:2023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910元,较上年增长5.8%,人均消费支出49013元,增长9.4%;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2718元,增长2.6%,人均消费支出44793元,下降3.2%;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0847元,增长9.2%,人均消费支出46286元,增长14.1%;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4878元,增长3.8%,人均消费支出40581元,下降5.9%;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2522.40元,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人均消费支出43112.65元,增长6.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体现,意味着居民消费能力增强,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深圳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快速发展,促使劳动者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技能水平,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深圳统计年鉴2023》对19个行业的人均收入进行了统计和排序。数据显示,2022年收入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人均收入达372745元;采矿业位居第二,人均收入为366857元;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供应业人均收入达317612元。而住宿和餐饮业收入最低,年均收入仅61417元,仅占金融业的16.48%;其次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bg电子游戏平台,人均收入为72181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专业人均收入为94492元。
高薪行业多为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行业,其边际产出效应高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和低附加值服务业,因此能够提供更高的薪资水平。以2022年度的金融业和采矿业为例,这两个行业市场需求旺盛、盈利能力强,工资增长较快。此外,部分行业因政策支持或行业发展趋势良好,如信息技术行业,也能获得较高工资水平。同时,一些高技能、专业性强的岗位,由于人才供应短缺,企业为吸引和留住人才,会提供更高薪酬。
与之相反,低收入行业普遍存在附加值低、可替代性强的特点。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相对不高,行业垄断性较低,竞争激烈,导致薪资水平难以提升。另外,深圳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使得部分行业减少了人力需求,例如餐饮业引入机器人送餐,企业降低人力投入。
综合考虑深圳市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社会保险标准等各项因素,深圳多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从2008年关内1000元、关外900元,到2010年全市统一标准。从整体上看,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虽有调整,但涨幅并不明显,具体调整情况为:2014年2月调整为1808元/月,2015年3月提高到2030元/月,2017年6月涨至2130元/月,2018年8月提升为2200元/月,2022年1月起调整为2360元/月。2025年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调整我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决定从2025年3月1日起调整提高月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即2025年3月1日起,深圳最低工资标准为2520元/月。
作为中国一线城市,深圳经济发达、物价水平较高,但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一线城市中仅处于中间位,与上海、北京等城市相比仍有差距。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往往需要从事多份工作以增加收入,维持生活。
为深入了解街道层面在劳有厚得方面的投入状况,马洪基金会项目组收集了深圳74个街道的年度决算报告,追溯过去3年已公开的街道决算报告,对劳有厚得支出数据进行了整理。研究显示,为保障基层就业,深圳各街道设立了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项目,涵盖失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扶持、就业援助、贫困救济、“一老一小”福利、残疾人福利、养老和医疗保险等补贴,旨在帮扶失业和困难人群。2021年度,宝安区新安街道支出最高,达34883.28万元;2022年度,宝安区西乡街道支出居首,为35657.85万元;2023年度,宝安区西乡街道再次以44117.98万元的支出位列第一。整体来看,各街道的支出呈现不同变化趋势,既有提升后回落,也有下调后回升,多数街道该项支出呈上涨态势,部分街道甚至翻倍增长。
街道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主要用于街道居民的就业服务与援助、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工作。该项支出的增加,从侧面反映出就业市场存在收缩迹象。
“劳有厚得”作为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原则,强调劳动者的合理回报,不仅有利于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率、推动健康发展,还能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为此,深圳市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供就业创业支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等多种方式,推动“劳有厚得”目标的实现。各基层政府则根据辖区居民需求和产业条件,因地制宜采取了一系列差异化措施。
为吸引优秀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激发创新活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深圳市南山区在市人才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出台《南山区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南山区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南山区人才工作发展扶持措施》等一系列文件。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了资金补贴、科研支持和职业发展机会,还在住房补贴、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生活方面给予多方位保障。例如,对南山区内统计在库企业新引进的特定高校全日制硕士人才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为新引进企业核心人才提供安置补贴;对新设立的高技能人才培训载体建设给予奖励;对顶尖人才创办企业及获省、市高层次人才团队立项企业给予资助等。这些举措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汇聚南山,增强了区域人才储备。借助人才力量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增强行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南山区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
深圳市多个行政区秉持“技多不压身”的理念,纷纷开设政府主办的公益性质“青年夜校”。龙华青年夜校推出涵盖职业技能、人际沟通、内容创作、健康管理、体育运动、传统艺术、音乐舞蹈等近百节课程;宝安青年夜校组建了超1000人的青年夜校社群,青年尤克里里班、拉丁舞班、弹唱姐姐团等课程面向社会招生近400人;罗湖首家青年夜校于2023年11月揭牌成立,已成功推出自由搏击、匹克球、手机摄影等多门课程;南山“青年之家”去年下半年开展活动130场,服务青年4081人次,场均35名青年参与。
福田区人才业余培训活动更是丰富多样,莲花、上梅林、福田、华强北、沙南、南园等多个街道均有开设相关课程,内容涵盖成人英语、广告设计、电子商务、会计、舞蹈、化妆、花艺、剪辑、演讲与口才、厨艺与家政等,吸引了众多80、90后、00后参与。在课程规划方面,街道和社区遵循“按需办校”“按需开课”原则,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座谈等方式,了解辖区居民在文化生活、技能提升等方面的需求,从而开设符合居民需求的课程。以莲花街道为例,夜校课程采用“公益课+低偿课”的模式,由政府或社区提供场地,企业或机构提供师资。多数课程为公益性质,个别课程为低价课程,以避免浪费公共资源。从实践效果来看,“提升自我,知识升级”“学点职业技能”是大多数居民选择夜校的主要原因。夜校不仅有助于提升居民技能,还能凝聚职场人,加强与年轻一代的沟通交流的渠道。
减少贫困、实现社会资源再分配是实现“劳有厚得”的短期目标,而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实现劳动人口高质量充分就业才是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各地在解决基本民生兜底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促进劳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以实现更全面、更长期、更有保障的“劳有厚得”。
电子商务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为消费者带来便利,也为商家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电商领域持续创新,借助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物联网等技术提升购物体验和运营效率。浙江省杭州市凭借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被誉为“电商之都”,打造了众多电商创新型企业和创业平台。杭州市通过政策引导,加强对电商企业的招引、规模电商平台的扶持、新电商园区的建设、数字化场景的运用以及示范企业的培育等工作,吸引了大量互联网运营、技术开发等专业人才,为“劳有厚得”奠定了行业基础。
此外,杭州市政府与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对电商从业人员进行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根据每人的等级资格给予补贴、奖励、落户加分等,形成电商人才竞争优势,为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收入保障。
早在2016年,上海市批准并转发《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行办法》,旨在建立示范区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充分调动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该办法主要面向对企业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虽然该办法现已失效,但为国务院出台《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推动股权与分红激励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进一步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以此为试点,越来越多企业根据年度利润情况bg电子游戏平台,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分配给员工,部分企业还实行员工持股计划,让员工共享公司发展红利,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员工在为企业拼搏的同时,也能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
“劳有厚得”体现了对劳动者劳动价值的尊重和合理回报,意味着劳动者能获得更丰厚的报酬和福利。政府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服务平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式,为不同行业群体提供保障。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多样化的社会形态。在一线城市快节奏的发展进程中,衍生出外卖、跑腿、网约车、网络直播等众多灵活就业新岗位。这些新兴岗位尚处于动态发展阶段,进入门槛低、灵活性高、市场需求大,吸引了大量从业者,但也加剧了行业竞争,导致工作强度和压力不断增大。
作为新兴的服务业群体,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零工群体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面临诸多问题,如劳动关系认定模糊、工作时间和强度缺乏限制、工伤保险覆盖不足或缺失、存在不合理扣费现象、缺乏培训和技能认证机会等。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市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已达约160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的12.9%。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次调研显示,这些劳动者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互联网家政、网约车、快递、外卖、网络直播等行业,其中网约车司机超过45万人,快递外卖小哥超过17万人。
第一,相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明确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对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与平台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要有准确的判定。2月19日,京东推出外卖服务业务并宣布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美团公司也于同日发布为外卖骑手购买社保的信息。这一举措的落地还需相关政府部门的介入与助力。
第二,平台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做好平台从业者的劳动权益保障和困难群体的帮扶。
第三,设立针对该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和从业者需求,提升其技能水平和竞争力。通过保障不同群体的劳动者,使每个就业者都能获得平等、公平的机会和待遇。当每个劳动个体都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时,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水到渠成。
3、如需本报告中街道2021-2023年度决算支出数据,请在后台留言 “获取街道决算数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微信平台
手机官网